
鸟类百科
Bird Encyclopedia
棕尾虹雉(学名:Lophophorus impejanus)为雉科,虹雉属是一种动物。又名九色鸟,是雉科虹雉属的一种。形象非常美丽,尤其是色彩绚丽的雄鸟,体长为70厘米,体重2000克,头顶有一簇特别延长的蓝绿色羽冠,其羽干细而裸出,羽端呈匙状,向前卷曲,如同丝绒一般,甚为奇特,是虹雉中羽冠最漂亮的。 生活在海拔2500-4500米之间,终年被云雾笼罩着的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和杜鹃灌丛之中。主要食物是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嫩枝、块根、果实和种子等。分布于中国西藏南部、尼泊尔等地,是尼泊尔的国鸟。“西藏神鸟,鸟中潘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棕尾虹雉又名“九色鸟”,顾名思义,它的形象非常美丽,尤其是雄鸟,色彩绚丽。它们的体长约70厘米。雌、雄两性羽色不同。雄鸟头顶有一簇像孔雀般的、特别长的金属绿色羽冠,羽干细而裸露,羽端呈匙状,向前卷曲,如同丝绒一般,甚为奇特,是虹雉中羽冠最漂亮的。雄鸟后颈及颈侧红铜色;背铜绿色;腰白色;两翅表面呈金属紫色;尾上覆羽大都金属蓝绿色;尾羽棕色;下体黑色;颌和喉均闪蓝灰色。雌鸟体型较雄鸟为小,通体大都褐色,杂以白纹;飞羽红棕色,且具黑色横斑。藏族人称棕尾虹雉为“加糖”(音),意思是“孔雀第二”
①头顶蓝绿色羽冠,身披九色羽毛,18枚棕色尾羽如扇子,求偶时跳“羽扇舞”吸引雌鸟。
②雄鸟:轩渠国多九色鸟,青口,绿颈,紫翼,红膺,丹足,绀顶,碧身,缃背,玄尾,亦名锦凤。其青多红少者,谓之绣鸾。常从弱水来,或云为西王母之禽。---《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卷六引《海录碎事》。
③雌鸟:有三青鸟(三青鸟”为传说中的神鸟,三青鸟是凤凰的前身,西王母的使者之一【三青鸟、三足乌、九尾狐】),赤首黑目,一名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鸟。---《山海经·大荒西经》。
1790年,正是中国的乾隆五十五年,英国的生态学家约翰·古尔德先生将模式产地在印度的棕尾虹雉命名为 Lophophorus impejanus, 英文名 Himalayan Monal。Himalayan 的意思是喜马拉雅,Monal是印度人对棕尾虹雉的称呼。因此,它的英文名意思是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虹雉。
约翰·古尔德(1740--1837) 是一名英国医生、博物学家兼作家。他在伦敦林奈学会的建立(1788)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学会成员。直到退休前(1796),一直都在英国肯特郡从事执业医师的工作。他写的《鸟类概览》 (1781--1785),其中很多对鸟类的描述都在《菲利普总督博特尼湾航行记》(1798)中有所引用和借鉴。他还写了《鸟类学索引》(1790)、《鸟类通史》(1821--1828),后者是在他81岁高龄时开始落笔的。书中的插图全是他自己设计、描画并上色。他了解那个时代所有重要的英格兰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所以能够仔细观察几乎所有的抵达英格兰的澳大利亚鸟类标本和绘画。在后几本书中,他首次提供了经公开出版的多种澳大利亚标志性鸟类的详细描述及科学命名。因此,被称为澳大利亚鸟类学 “始祖”。
棕尾虹雉学名的种名是为了纪念孟加拉首席大法官英国人伊莱贾·易恩培的妻子玛丽·易恩培而设定的。因此,棕尾虹雉学名的整体意思是:长着冠羽的易恩培夫人的鸟。
伊莱贾·易恩培(1732~1809)是谁?他是一位爵士、英国法官、孟加拉威廉堡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1773)、最高民事法庭首席大法官、新罗姆尼地区的国会议员。他和约翰·莱瑟姆是同乡,与沃伦·黑斯廷斯是同窗挚友。沃伦·黑斯廷斯是英国首任也是最著名的印度总督(1772~1785)。他最初受雇于东印度公司(1750),后步入政界。曾任东印度公司驻加尔各答理事会会员,公司驻马德拉斯理事会副会长,孟加拉总督(1771),继而任印度总督。任职期间巩固了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但与同僚特别是菲利浦·佛朗西斯纷争颇多。这种纷争,最终导致伊莱贾·易恩培也受到弹劾。而玛丽·易恩培是靠着自己丈夫出名的吗?显然不是!
玛丽·易恩培(1749 --1818)是谁?首先,她是英国牛津郡希普顿法庭约翰·里德爵士的长女,从小受过良好教育。19岁时,嫁给36岁的律师伊莱贾·易恩培。1773年,她的丈夫被任命为孟加拉威廉堡首席大法官,夫妇二人把孩子留给家人照看,前往印度。1775年,易恩培夫妇在威廉堡定居,26岁的玛丽开始在住所外巨大的花园中收集各种当地鸟类和小动物。1777年,她开始雇佣当地艺术家为各种鸟类、动物、植物等当地物种画像,尽可能做到与实物同样大小,且以自然环境为背景。 这本画册名为《易恩培画册》,是Company绘画风格的范例。她还对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及习性做了大量注释,对后来的生物学家如约翰·莱瑟姆等在印度鸟类的研究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玛丽·易恩培是作为孟加拉艺术的支持者。
鉴于她在印度鸟类学研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用玛丽·易恩培的名字命名一种首先在印度发现的,美轮美奂,闪耀着九色光芒的大型雉类,实在是恰如其分、各得其所啊!
希望我们的心,能为“九色鸟”留出繁衍生息的领空。
希望它,见证了南亚次大陆诸国从殖民、帝国时期,迈入共和时代的美丽生灵,在喜马拉雅山脉永远闪耀。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关注抖音、快手平台,立即行动
成为鸟类保护的践行者.

抖音

快手
© 2019 四川万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2994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